1. 西洋浪漫時期
1.1. 浪漫時期的音樂風格 ,浪漫樂派著重個人的表現
1.1.1. 德文藝術歌曲
1.1.1.1. 重要的藝術歌曲作家
1.1.1.1.1. 舒曼
1.1.1.1.2. 舒伯特
1.1.1.2. 反復歌
1.1.1.2.1. 反復歌為同一曲調配上多段歌詞 這類簡潔的形式通常用在較具統一性、單純性的詩詞,如〈野玫瑰〉〈音樂頌〉
1.1.1.3. 變化反復歌
1.1.1.3.1. 變化反復歌多以ABA形式出現 其結構的特點在於三段以上的詩詞中,數段用反復的方式而其中一段加以變化
1.1.1.4. 應詞歌
1.1.1.4.1. 每段歌詞配上不同旋律的音樂,通常用在詩詞結構較不均勻或戲劇性較強的詩詞,如〈魔王〉、〈 死與少女〉
1.1.2. 標題音樂
1.1.2.1. 白遼士
1.1.2.1.1. 標題音樂大師
1.1.2.1.2. 《幻想交響曲》
1.1.2.1.3. 白遼士將作品中一再出現的旋律稱為「主要樂想」(idee fixe),用以銜接樂曲
1.1.2.1.4. 後世稱他為「現代管弦樂之父」
1.2. 鋼琴的普及以及蓬勃發展,直接刺激了新鋼琴樂曲的產生
1.2.1. 十九世紀以後的浪漫派音樂家幾乎都有寫鋼琴的「個性小品 」
1.2.1.1. 是一種主觀、自我、感情、個人化的創作
1.2.2. 個性小品
1.2.2.1. 蕭邦
1.2.2.1.1. 「彈性速度」與即興風味
1.2.2.1.2. 鋼琴詩人
1.2.2.1.3. 《馬祖卡舞曲》(mazurka)中,蕭邦回憶了波蘭民間的純樸風貌,得以抒發了鄉愁
1.2.2.1.4. 《波蘭舞曲》(polonaise)中蕭邦寫出激動高昂的愛國心
1.2.2.1.5. 抒情唯美的《夜曲》(nocturn)、簡單大方的《前奏曲》(prelude)、暢快淋漓的《練習曲》(etude) 等
1.3. 民族主義興起
1.3.1. 各國作曲家紛紛擺脫義大利歌劇的影響,發展出本國特色的歌劇型態, 重要的歌劇中心有:法國、德國以及義大利
1.3.1.1. 中產階級視歌劇為感官的刺激與娛樂, 排場豪華的嶄新型態的歌劇因此產生,稱為「大歌劇」
1.3.1.1.1. 此時期義大利歌劇仍居領導地位,其特色在於 通俗的劇情、優美的旋律,以及豐富的合聲色彩
1.4. 國民樂派 (Nationalism)
1.4.1. 政治上民族意識的興起,對浪漫樂派的作曲家們具有重大的影響 他們將民族風味的素材,如民謠曲調、舞蹈音樂、傳奇故事,甚至歷史事件融入作品當中
1.4.2. 斯梅塔納 ( Bedrich Smetana, 1824~1884)
1.4.2.1. 波西米亞國民樂派之父
1.4.2.1.1. 斯梅塔納參與革命運動,失敗後逃亡瑞典,重回布拉格後, 便將滿腔熱血投注於國民音樂的創作, 並以交響詩《我的祖國》(Ma Vlast) 享譽國際
1.4.3. 德弗札克 ( Antonin Dvorak, 1841~1904)
1.4.3.1. 例如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From the new world〞)、F 大調弦樂四重奏《美國》(〝American〞)、以即膾炙人口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等
1.4.3.2. 美國,重金禮聘他擔任「紐約國家音樂院」的院長,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卻與日俱增, 鄉愁的悲情力量激發了德弗札克的創造力,使他在美國完成了一連串極具代表性的作品
1.4.4. 葛利格 ( Edvard Grieg, 1843~1907)
1.4.4.1. 挪威國民樂派最重要的作曲家,《A小調鋼琴協奏曲》、《皮爾金組曲》、《霍爾堡組曲》和《鋼琴抒情組曲》
1.4.5. 西貝流士 ( Jean Sibelius, 1865~1957)
1.4.5.1. 西貝流士的代表作即是眾所皆知的交響詩《芬蘭頌 》(Finlandia)
1.4.5.1.1. 《芬蘭頌 》完成於1865年,正值俄國對芬蘭加強政治控制的時刻,藉音樂的方式為芬蘭人搖旗吶喊
1.4.6. 俄國國民樂派
1.4.6.1. 穆梭斯基( Mikhail Ivanovich Glinka, 1804~1857)
1.4.6.1.1. 展覽會之畫
1.5. 半音階主義及感情主義
1.5.1. 半音階和聲
1.5.1.1. 半音階主義 (Chromaticism), 和弦前後連接進行時所產生的和聲音響,充滿了各種半音交織的不和諧狀態
1.5.1.2. 音樂家藉半音階和聲突兀、強烈的不和諧效果,得以編寫出富於表現力的音樂
1.5.2. 華格納
1.5.2.1. 《崔斯坦與伊梭得》淒楚動人的情節,搭配了玫瑰幻化的半音階和聲, 立刻為十九世紀後半期的音樂描繪出一幅多彩的音響圖畫
1.5.2.2. 為德國「新音樂樂派」領導人物之一的華格納, 在此劇中擴展著調性和聲理論的極限,排拒了傳統調性和聲理論的束縛
1.5.2.3. 他劇中極端的轉調與色彩,瓦解了數百年的功能和聲 影響無調性音樂的產生,也開啟了二十世紀音樂的大門
1.5.3. 樂劇作品
1.5.3.1. 樂劇不像向來的歌劇架構只把好多首詠嘆調連接在一起 而是音樂在整個一幕或一場景中連續不斷的「無限旋律」為基礎,還使用具有近似語言表現力的「主導動機」
1.6. 普羅高菲夫
1.6.1. 是一位蘇聯作曲家,他曾被授予「史達林獎」,死後被追授「列寧獎」
1.6.2. 他的鋼琴音樂的風格特異,〝曲調宛若鋼鐵〞是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執意要將鋼琴當作是一種打擊樂器
1.6.3. 電影《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配樂是電影音樂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他對電影配樂的發展影響甚深,可以說,20世紀末的電影音樂都有著其影子
1.6.4. 彼得與狼(Peter & the Wolf)是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Serge Prokofiev)在1936年為兒童所編寫的音樂劇
1.6.4.1. 靈巧的小鳥→長笛(Flute),貪婪的貓→豎笛(Clarinet),搖擺的鴨→雙簧管(Oboe),可怕的大野狼→法國號(French Horn),勇敢又聰明的彼得→絃樂器(Strings),固執的爺爺→低音管,英勇的獵人→定音鼓(Timpani)
1.7. 此時期德、奧音樂以荀貝格 (Arnold Schoenberg, 1862~1918) 的第二維也納樂派(Second Viennese School) 為主導
1.7.1. 畢卡索《阿維儂的少女》, 啟發藝術家對於原始文化的探索與追求
1.7.1.1. 同時代的音樂家們,像俄國作曲家斯特拉溫斯基, 也一樣採用了近似部落音樂般的原始音樂創作
1.7.1.2. 斯特拉溫斯基
1.7.1.2.1. 現代芭蕾舞曲之父
1.7.1.2.2. 極具俄羅斯的民族風格,此時期的代表作包括芭蕾舞曲《火鳥》(Firebird)、 《彼得洛希卡》(Petrushka) 與《春之祭 》(The Rite of Spring)
1.7.1.2.3. 他受到魏本音樂的啟發,開始創作十二音列的作品
1.7.1.2.4. 《春之祭》的構思:「我臆想一場莊嚴的異教儀式, 一名被選為祭品的少女, 狂舞力竭而死。」 這部原始主義的作品引起樂壇前所未有的軒然大波
2. 藍色狂想曲
2.1. 《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 是作曲家喬治·蓋希文(George Gershwin) 受到於1923年11月1日在風神演奏廳中一場融合古典音樂和爵士樂實驗音樂會所啟發
2.2. 於1924年寫給獨奏鋼琴及爵士樂團的樂曲,它融合了古典音樂的原理以及爵士的元素
3. 靈魂樂(Soul music)
3.1. 1950年代發源自美國的一種結合了節奏藍調和福音音樂的音樂流派
3.2. 早期靈魂樂的代表作是雷·查爾斯 演唱的《I Got a Woman》
3.3. 美國靈魂樂巨擘-雷查爾斯(Ray Charles)的貢獻在於結合了黑人音樂兩大傳統 節奏藍調(R&B)與福音詩歌(Gospel) 這種風格在六〇年代被冠上新的名詞「靈魂樂」(Soul)
4. 披頭四樂團
4.1. 愛是唯一[Across the Universe],片名是擷取這世紀最偉大的樂團-The Beatles的經典歌曲之一
4.2. 電影的背景在美國的越戰時期,愛情、嬉皮、放蕩、反戰等社會現象,用一首首披頭四的歌串起來
5. 絃樂器
5.1. 弓絃樂器
5.1.1. 小提琴
5.1.2. 中提琴
5.1.3. 大提琴
5.1.4. 低音提琴
5.2. 撥絃樂器
5.2.1. 豎琴
5.2.2. 吉他
6. 木管樂器
6.1. 無簧類
6.1.1. 長笛、短笛
6.2. 單簧類
6.2.1. 單簧管、薩氏管
6.3. 雙簧類
6.3.1. 雙簧管、英國管、低音管
7. 銅管樂器
7.1. 小號、長號、法國號以及低音號
8. 查爾達斯(蒙蒂)
8.1. Lady Gaga使用這曲子作為她"Alejandro"背景音樂的一部分
9. 打擊樂器
9.1. 有調打擊樂器
9.1.1. 木琴 、馬林巴琴 、管鐘 、鋼片琴 、震音鐵琴 、鐘琴 、定音鼓
9.2. 無調打擊樂器
9.2.1. 鈸、響板、木魚、鑼、鈴鼓、沙鈴、三角鐵、小鼓、中鼓 、大鼓、邦戈鼓、響鞭、嘎嘎器、塔波鼓
10. 貝多芬之後的交響曲
10.1. 只有第六號《田園交響曲》的每個樂章是由貝多芬加入標題的文字敘述, 如「小河邊的風景」與「暴風雨」等,來傳達音樂中所要表現的感覺, 這首交響曲包含五個樂章,打破古典四個樂章的形式,並加入描繪性的標題文字
10.2. 無論是在規模、結構或內容上均呈現出更多樣的面貌 例如樂章的數目不再侷限於四樂章,可少至一、二樂章,或多達五、六樂章
11. 奏鳴曲式
11.1. 呈示部:主題的呈現與介紹,通常可分為第一主題與對比性的第二主題
11.2. 發展部:由主題加以發展,是調性變化最多的部分
11.3. 再現部:將主題再次呈現,並將兩對比主題,在調性上得到新的統一
12. 電影配樂
12.1. 電影音樂的重要性在於幫助電影本身做加分,它是感情和情緒的擴大機
12.2. 一般應配合情節發展和場景的情緒,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 電影配樂經常與原聲帶混淆不清,但是原聲帶還包含在影片中可聽得見的音效與對話
12.3. 「音樂的動機 motive」與「主題旋律 theme」是連結劇情最佳的催化劑,作曲家常常使用簡而有力的幾個音符,創造出無與倫比的角色提示
12.4. 這種「動機」在電影配樂上稱之為 Leitmotif,意指使用「動機旋律」賦予了角色(人物亦可為動物)一個新生命,進而加深該角色於電影情節中的分量
12.5. 經典名片《大金剛》
12.5.1. 作曲家 Max Steiner 運用了三個向下進行的半音,由銅管樂演繹帶出主角「大金剛」的 Leitmotif
12.6. 1974 年的「大白鯊」
12.6.1. 作曲家 John Williams 超越了三個半音的魔咒,僅使用了「兩個半音」的 Leitmotif,成功地刺激了所有觀眾的視聽感官
12.7. 功能性存在,大致可從三個層面來剖析:物理、心理以及技術層面
12.7.1. 『物理層面』包含:提示地域、提示時間和強化動作
12.7.2. 『技術層面』涵蓋兩項功能:「以音樂來做轉場連結」和「建立主題與一致性」
12.8. 正向進行
12.8.1. 「Mickey Mousing」
12.8.1.1. 假如米奇老鼠向上行走,音樂則跟隨上行; 若向下奔跑,音樂則以快節奏配合下行; 如果米奇翻滾一陣接著撞牆,旋律就在一陣顛沛後,來個全樂團大和弦重擊結束
12.9. 反向進行
12.9.1. 難度較為高的配樂做法,若運用得當,則情緒的張力會加大,讓觀眾心情更為糾結
12.9.2. 《教會》為例,電影結束前,有一幕戲是西班牙與葡萄牙軍隊聯合攻勢, 修士 Gabriel 領著原住民婦孺,高舉十字架,正面迎向進襲的聯軍
12.9.2.1. 這平靜悠遠的合唱團樂音正鋪墊於大屠殺的下方,好似為了這場屠殺所誦唱的安魂曲一般,讓人揪心,亦成功地凸顯了劇中的貪婪與暴力,這即是反向進行配樂手法的驚人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