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內容
1.1. 方法論
1.1.1. 邏輯學
1.1.1.1. 概念
1.1.1.1.1. 如何定義?
1.1.1.2. 判斷
1.1.1.2.1. 產生真偽
1.1.1.3. 推論
1.1.1.3.1. 兩個以上的判斷結合
1.1.2. 認識論
1.1.2.1. 何謂認識?
1.1.2.1.1. 主體
1.1.2.1.2. 對象
1.1.2.1.3. 作用
1.1.2.2. 認識的可能?
1.1.2.3. 認識的範圍?
1.2. 本體論
1.2.1. 宇宙論
1.2.1.1. 客觀的宇宙
1.2.1.1.1. 時間
1.2.1.1.2. 空間
1.2.1.1.3. 因果律
1.2.2. 形上學
1.2.2.1. 在物理之後
1.2.2.2. 研究萬物最後的本體
1.2.2.2.1. 唯心
1.2.2.2.2. 唯物
1.3. 實際應用
1.3.1. 倫理學
1.3.1.1. 何謂正當?
1.3.1.2. 何謂善惡?
1.3.2. 人生哲學
1.3.2.1. 人生目的
1.3.2.2. 如何生活
2. 素養
2.1. 培養思考習慣
2.1.1. 細心觀察
2.1.2. 用心反省
2.1.3. 誠心表達
2.1.4. 不疑之處有疑
2.1.4.1. 哲學起源於驚奇
2.2. 掌握整體觀點
2.2.1. 避免自我中心
2.2.2. 避免偏狹觀點
2.2.2.1. 莊子秋水篇
2.3. 確立價值取向
2.3.1. 價值的優先順序
2.3.2. 做這種選擇的理由
2.4. 知行合一
2.4.1. 每個人對自己的印證
3. 定義(統合的學問)
3.1. 研究宇宙真相
3.1.1. 物質
3.1.1.1. 天文學
3.1.1.2. 物理學
3.2. 研究生命真相
3.2.1. 意識
3.2.1.1. 心理學
3.2.1.2. 社會學
3.2.2. 精神
3.2.2.1. 神學
3.2.2.2. 宗教
3.2.3. 生命
3.2.3.1. 生理學
3.2.3.2. 生物學
3.3. 指引現實生活、實踐
3.3.1. 人格提升
3.3.1.1. 實現生命意義、價值
3.3.2. 價值取向
3.3.2.1. 選擇有意義的價值實現
4. 特質
4.1. 培養智慧
4.1.1. 表象之下尋找真知
4.1.2. 真正的是非、善惡
4.1.3. 存天理,去人欲
4.1.3.1. 逍遙遊
4.2. 發現真理
4.2.1. 真理
4.2.1.1. 揭開之意
4.2.1.2. 洞穴寓言
4.2.1.2.1. 形而上的提昇可能
4.2.1.2.2. 批判性思考
4.2.1.2.3. 表象的不確定性
4.2.1.3. 存在論
4.2.1.3.1. 何謂真正存在?
4.2.1.3.2. 永恆、常道?
4.3. 印證價值
4.3.1. 為何生活?
4.3.2. 如何生活?
4.3.2.1.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