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語言樸素
1.1. 文字淺白
1.1.1.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2. 多語氣詞
1.2.1. 哉!!!!!!!!!!!!!!!!!
2. 形式變化多
2.1. 結構形式
2.1.1. 正反式
2.1.1.1. 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1.1.2. 君子成仁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1.2. 綱目式
2.1.2.1. 克己復禮為仁
2.1.3. 分類式
2.1.3.1.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1.3.2. 君子義以為之,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2.2. 語錄形式
2.2.1. 格言式
2.2.1.1. 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2.1.2.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2.2.2. 對話式
2.2.2.1.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慮“
3. 寫作手法
3.1. 修辭
3.1.1. 排比
3.1.1.1. 非禮勿視,非禮勿聼,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3.1.1.2.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3.1.2. 對比
3.1.2.1. 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3.1.2.2.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3.1.3. 對偶
3.1.3.1. 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3.1.3.2.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3.1.4. 反問
3.1.4.1. 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1.4.2. 内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3.1.5. 曡字
3.1.5.1.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3.1.6. 借喻
3.1.6.1.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4. 内容
4.1. 論仁
4.1.1. 仁者
4.1.1.1. 安於實踐仁德
4.1.1.1.1. 克己復禮爲仁
4.1.1.2. 極短暫的時間、倉促的情況下、生活艱難依然堅守仁德
4.1.1.2.1. 重於生命
4.1.1.2.2. 殺身成仁
4.1.1.3. 不會爲了求生而損害仁德,會爲了仁德而犧牲生命
4.1.2. 智者
4.1.2.1. 利用仁德
4.1.3. 不仁者
4.2. 論君子
4.2.1. 君子
4.2.1.1. 不交及不上自己的朋友
4.2.1.1.1. 不可以長久處身與貧窮與安樂
4.2.1.1.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2.1.2. 需要莊重
4.2.1.2.1. 學業穩固
4.2.1.3. 光明磊落
4.2.1.3.1. 因堅守仁德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因此心安理得
4.2.1.3.2. 内省不疚
4.2.1.4. 成全他人好事
4.2.1.4.1. 行善
4.2.1.5. 恥言過其行
4.2.1.5.1. 追求脚踏實地
4.2.1.5.2. 以實事求是做他人榜樣
4.2.1.6. 以道義為根本,實行禮法,説話謙遜,做人誠信
4.2.1.7. 擔心自己沒有才幹而不擔心他人不瞭解自己的才華
4.2.1.7.1. 脚踏實地
4.2.1.7.2. 不言過其行
4.2.1.8. 嚴格要求自己,嚴以待己
4.2.2. 小人
4.2.2.1. 時常憂慮
4.2.2.1.1. 害怕自己利害受影響
4.2.2.1.2. 會爲了利益做出傷天害理的事
4.2.2.2. 破壞他人善事
4.2.2.3. 勸説他人作惡
4.2.2.4. 苛求他人
5. 主旨
5.1. 論仁
5.1.1. 就個人修養及待人處事兩方面,論述仁的内容和仁者的具體表現
5.2. 論君子
5.2.1. 為學修身、處事待人、言行心境各方面,指出君子的特質和應有的·行爲態度,並提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