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多層次概念圖的擬題法對學生在無所不在學習的表現和感知的影響Effects of a multi-level concept mapping-based question-posing app...

論文閱讀與導讀引導之概念圖

Get Started. It's Free
or sign up with your email address
基於多層次概念圖的擬題法對學生在無所不在學習的表現和感知的影響Effects of a multi-level concept mapping-based question-posing approach on students’ ubiquitous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perceptions by Mind Map: 基於多層次概念圖的擬題法對學生在無所不在學習的表現和感知的影響Effects of a multi-level concept mapping-based question-posing approach on students’ ubiquitous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perceptions

1. 研究問題

1.1. RQ1學習成績

1.2. RQ2認知負荷

1.3. RQ3對學習過程的感知

1.4. RQ4科學的學習方法

1.5. RQ5提出問題的質量

2. 研究目的

2.1. 重要的原因

2.1.1. 無所不在的學習科技可支持學生在真實環境中學習,並提升學習成效

2.1.2. 擬題策略已被公認為是一種高層次的認知策略

2.1.3. 擬題策略對學生的挑戰性太大,需要適當的鷹架

2.1.4. 因此用無所不在學習,導入多層次概念圖作為鷹架協助擬題

2.2. 過去研究

2.2.1. 無所不在的學習

2.2.1.1. 可在真實情況下與系統互動

2.2.1.2. 促進高階思維發展

2.2.1.3. 以學生為中心,主動學習

2.2.1.4. 需整合教學策略與認知建構方式

2.2.2. 擬題(問題的提出)

2.2.2.1. 可提升學習成效

2.2.2.2. 但挑戰性大,需要即時適當的鷹架

2.2.3. 概念圖

2.2.3.1. 可視化認知工具

2.2.3.2. 提升創造力、反思思維、邏輯推理思維、獨立學習技能、學習成效與批判性思維等

2.2.3.3. 不同學習風格需提供不同類型的鷹架

2.2.4. 結構性知識&結構性評量

2.2.4.1. 結構性知識:概念相關的高階知識形式,對認知的過程很重要

2.2.4.2. 結構性評量:衡量結構性知識,並提供反饋

3. 提出策略

3.1. 教育理論:Hwang,Hung,Chen,andLiu(2014)

3.1.1. 淺層概念圖:理解或記憶概念

3.1.2. 深層概念圖:比較或推斷不同概念的關係

3.2. 方法的內容

3.2.1. 使用Apache Cordova開發

3.2.2. 四個階段的學習階段

3.2.2.1. (1)淺層概念圖

3.2.2.2. (2)基於淺層概念圖的問題提出

3.2.2.3. (3)深層概念圖

3.2.2.4. (4)基於深層概念圖的問題提出

4. 實驗設計

4.1. 對象:台北小學五年級學生

4.1.1. 實驗組:44名

4.1.2. 對照組:46名

4.2. 學科:自然科

4.2.1. 認識植物

4.3. 分組方式

4.3.1. 實驗組:無所不在學習系統+多層次概念圖擬題法

4.3.2. 對照組:無所不在學習系統+傳統擬題法

4.4. 實驗流程

4.4.1. 4週:學習植物的基本知識

4.4.2. 40分鐘:前測驗和前問卷

4.4.3. 40分鐘:介紹系統

4.4.4. 80分鐘:使用學習系統和兩種鷹架進行學習與擬題

4.4.5. 40分鐘:後測驗和後問卷

4.5. 實驗組及控制組主要的差異

4.6. 實驗組的鷹架:基於多層次概念圖的擬題法

4.7. 對照組的鷹架:傳統(學習單)擬題法

5. 結果

5.1. 學業成績

5.1.1. 解釋:達統計顯著差異

5.1.2. 推論:以多層次概念圖做鷹架較能提高學習效果

5.2. 認知負荷

5.2.1. 解釋:無統計顯著差異

5.2.2. 推論:兩種概念圖都是適當鷹架,有利無所不在學習進行

5.3. 認知性感知

5.3.1. 解釋:無統計顯著差異

5.3.2. 推論:兩組參與者在學習時,處理信息的方式大致相同

5.4. 科學學習方法

5.4.1. 解釋:無統計顯著差異

5.4.2. 推論:兩組都進行有意義的學習,非死記

5.5. 擬題的質量

5.5.1. 解釋:單一植物的問題:無統計顯著差異;多種植物的問題:達統計顯著差異

5.5.2. 推論:以多層次概念圖做鷹架的幫助比較大

6. 結論 與 討論

6.1. 實務應用

6.1.1. 本研究可供未來採用提問策略研究者一個好的參考

6.2. 研究限制

6.2.1. 沒提供擬題的反饋

6.2.2. 實驗組得到更多的支持

6.2.3. 填空問題的候選答案

6.2.4. 反覆播放影片

6.3. 未來研究

6.3.1. 提供即時反饋

6.3.2. 不給候選答案

6.3.3. 限制影片重放次數

6.3.4. 擬題融入翻轉教室

6.3.5. 個人特徵對學習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