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猴子跳回背上》苏文超12月10日全文

Get Started. It's Free
or sign up with your email address
《别让猴子跳回背上》苏文超12月10日全文 by Mind Map: 《别让猴子跳回背上》苏文超12月10日全文

1. 第一部分:谁要为工作负责?

1.1. 认识猴子

1.1.1. 猴子是什么

1.1.1.1. 工作任务

1.1.2. 谁是养猴人

1.1.2.1. 负责执行工作的人,即下属

1.1.3. 谁是监督者

1.1.3.1. 负责监督工作的人,即领导

1.2. 不同段位的管理者

1.2.1. 低段位管理者

1.2.1.1. 原因

1.2.1.1.1. 优势心理

1.2.1.1.2. 逃避心理

1.2.1.1.3. 介入心理

1.2.1.2. 表现

1.2.1.2.1. 事无巨细,插手下面工作

1.2.1.3. 后果

1.2.1.3.1. 对领导

1.2.1.3.2. 对下属

1.2.1.3.3. 对组织

1.2.2. 高段位管理者

1.2.2.1. 发动更多人去完成组织目标

1.3. 不同段位的下属

1.3.1. 5种员工类型(安肯自由量表)

1.3.1.1. 第五层级

1.3.1.1.1. 独立行动,例行性报告

1.3.1.2. 第四层级

1.3.1.2.1. 行动但是需要立即指示

1.3.1.3. 第三层级

1.3.1.3.1. 可提出建议,但无法决策

1.3.1.4. 第二层级

1.3.1.4.1. 请示要做什么

1.3.1.5. 第一层级

1.3.1.5.1. 等待指示

2. 第二部分:领导的时间是怎么没的?

2.1. 猴子“跳”到领导背上

2.1.1. 方法

2.1.1.1. 猴子的美颜术——“我们”

2.1.2. 情境

2.1.2.1. “领导,我们做这个工作遇到了问题。“

2.1.3. 误区

2.1.3.1. 究竟是谁要为工作负责,是下属,不是“我们”

2.2. 领导把猴子“抓”到背上

2.2.1. 表现

2.2.1.1. 见“低段位管理者”

2.2.2. 结果

2.2.2.1. 领导的时间被第一、第二级员工侵占,顾不上自己的工作

2.3. 领导:把猴子还给员工

2.3.1. 克服冲动,保持警惕

2.3.1.1. 克服自己面对下属时的优势心理、逃避心理、介入心理

2.3.1.2. 警惕第一、第二层级的员工

2.3.2. 让猴子待在员工背上

2.3.2.1. 让员工承担责任

2.3.2.1.1. 情况1:员工不一定想不出办法,只是不习惯自己想办法

2.3.2.1.2. 情况2:员工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只是不想承担责任

2.3.2.2. 展开关键对话

2.3.2.2.1. 原则1:搞清楚是谁的问题

2.3.2.2.2. 原则2:问问题的人永远是领导,不是下属

3. 第三部分:领导和猴子的对决!

3.1. 保证工作能够推进的6大原则

3.1.1. 原则1:别让猴子饿

3.1.1.1. 含义

3.1.1.1.1. 为每一个工作找到主人

3.1.1.2. 要求

3.1.1.2.1. 领导要先把工作内容、数量进行排序和划分

3.1.1.3. 注意

3.1.1.3.1. 不要给下属太多的工作任务

3.1.2. 原则2:一定是下属喂猴子

3.1.2.1. 前提

3.1.2.1.1. 交给下属的工作确实可以推进

3.1.2.2. 要求

3.1.2.2.1. 留给下属时间喂猴子

3.1.3. 原则3:领导克服介入冲动

3.1.3.1. 要求

3.1.3.1.1. 不要对下属的猴子乱投食

3.1.4. 原则4:无进展也要汇报

3.1.4.1. 情况1

3.1.4.1.1. 确实有冲突,可改变汇报时问,不视为延误

3.1.4.2. 情况2

3.1.4.2.1. 事情毫无进展不能作为更改汇报时间的借口

3.1.5. 原则5:面对面沟通

3.1.5.1. 最佳选择

3.1.5.1.1. 面对面交流

3.1.5.2. 次优选择

3.1.5.2.1. 打电话

3.1.5.3. 注意事项

3.1.5.3.1. 面对面汇报结束后,要下属带走自己的汇报文件

3.1.6. 原则6:一页纸原则

3.1.6.1. 要求

3.1.6.1.1. 汇报内容要尽可能浓缩在一张纸上

3.1.6.2. 好处

3.1.6.2.1. 节省汇报前的准备时间,提高沟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