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enza Ya. Es Gratis
ó regístrate con tu dirección de correo electrónico
敦煌 por Mind Map: 敦煌

1. goals and objectives

1.1. 保护与利用! 弘扬与光大!

1.2. objectives

1.2.1. 让敦煌动起来,游客将会置身在一条无法割断的依然在流动着的历史长河中!

1.2.2. 让游客走进、贴近敦煌,感受、思考敦煌!

2. 游客中心

2.1. who

2.1.1. “游客”

2.2. what

2.2.1. 莫高窟

2.2.1.1. 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文化遗产,有着极其珍贵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敦煌莫高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敦煌莫高窟为我国的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

2.2.2. 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创造、坚韧与包容的文化精神!

2.3. how

2.3.1. 帮助游客完成由旅途之动向心灵之静的转化,让他或她的“心”迅速走进敦煌,并由衷地从心里面认识到敦煌莫高窟的唯一性、独特性、不易性与神圣性!

2.3.2. 我是谁?(定位)

2.3.2.1. 引导游客由尊崇到尊重、到珍爱,一步步地去完成一个神圣的旅程,在参观过程中间,不知不觉地就会产生传播与保护意识。

2.3.3. 人文与地理环境(背景)

2.3.3.1. 但真正震撼我们的不仅仅是莫高窟伟大的艺术成就,而是这个伟大的艺术竟是在这样的自然与人文的环境中诞生的

2.3.3.2. 古代,人们来到这里,背后的坚韧是难以想像的,从西域或从中原来到敦煌本身就不容易,可又建了一个更不容易的莫高窟。这种自然条件、生存条件的艰苦与莫高窟辉煌的艺术成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其背后,一定有一种震憾人心的精神力量,那就是古代中华各民族儿女对真、善、美的最执着的追求。所以,我们在展示与陈列中要大力强调这一部分内容,使得游客在感受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创造精神中,对敦煌莫高窟自然而然地发出由衷地赞叹,只有这样,才能够一步步地引导游客去贴近敦煌莫高窟,进而珍惜它与爱护它。

2.3.4. 观众潜意识激发

2.3.4.1. 那么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游客迅速摆脱对敦煌的游离状态,由参观客体而迅速地融入到正在参观的敦煌主体中

2.3.4.2. 完成参观的过程就是引导游客的自我心灵净化的过程

2.3.4.3.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只有静下来,安定了,进入了,才有可能去贴近敦煌,贴近历史,感同身受,此时游客的角色会发生变化,他或她既是旁观者,同时也是体验者,只有变成体验者,才有可能正确领会敦煌文化的精髓。

2.3.5. 各区域主题定位

2.3.5.1. 预展示区

2.3.5.1.1. 进入主题影院的检票口之前(位置)

2.3.5.1.2. 主题定位

2.3.5.1.3. 关键问题

2.3.5.2. 影院区

2.3.5.2.1. 进入主题影院的检票口之后(位置)

2.3.5.2.2. 主题影院

2.3.5.2.3. 球幕影院

3. 途中

3.1. “途中”,是指从游客中心到莫高窟窟区的这一段路,直线距离12公里,戈壁公路15公里。

3.2. 戈壁景观大道

3.2.1. 从游客中心影院区出来后前往莫高窟,将由景区内的穿梭大巴来回接送,这是一条主要的游线

3.2.2. 游客的抵达目标

3.2.2.1. 藏经洞陈列室入口

3.2.2.2. 小牌坊入口

3.2.2.3. 九层楼入口

3.2.3. 内容设计(大巴车上)

3.2.3.1. 游客上车后,将观赏戈壁沙漠,畅想丝路风情

3.2.3.2. 有奖抢答,在导游的引领下,游客回答在游客大厅预展示区设置的知识问答题,并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如纪念品或免费门票等

3.2.3.3. 阅读参观须知(包括多媒体展示屏与宣传手册)

3.3. 往圣之路

3.3.1. 从游客中心影院区出来后前往莫高窟,还有一条辅助游线,是一条体验式的游览通道,穿越戈壁沙漠后,沿北区步行进入莫高窟,全长约13公里

3.3.1.1. 骑乘骆驼

3.3.1.2. 步行

3.3.2. 好处

3.3.2.1. 这种游览方式会在心理上延长和增加游客对莫高窟的期待,从而使莫高窟产生更为强列的吸引力

3.3.2.2. 这种远离现代物质文明的原生态的展示方式,也是对莫高窟自然环境的一种有力地保护

3.3.2.3. 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洞窟主体的外部面貌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展示内容

3.3.2.4. 这种游线的设定,不仅仅是为了观赏敦煌莫高窟的原始外观,更是为了充分地体验来到莫高窟的不易和艰难,使人产生敬畏心理

3.3.2.5. 从北区的进入,也让观众在把北区与南边修复过的洞窟区的对比中产生联想,从而自觉生成文物保护意识

3.3.3. 内容设计

3.3.3.1. 体验戈壁沙漠艰辛,感悟抵达敦煌之不易

3.3.3.2. 中途设两个休息亭(恢复类似山坡上的土坯建筑残件原状,或古代驿站),提供水和简单食物,类似胡饼,休息亭处可有一些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著名人物的业绩介绍,如张骞、玄奘等,使得游客在后续参观中对敦煌壁画的内容感受更深

3.3.3.3. 游客抵达北窟区北端后,阅读参观须知,充分认识保护莫高窟的重要性,并对自己成为莫高窟的保护者而自豪

3.4. 互动体验

3.4.1. 对游客而言是一种主动的关联,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两条游线的游客同时在互动式体验,这是一种在通往莫高窟的过程中自觉的体验。

3.4.2. 对于大巴车上的游客来说,驼队、行者与戈壁、沙漠构成了遥远的丝路风情,成为敦煌莫高窟游览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4.3. 对于骑行或步行的游客来说,他们至少在形式上已经完成了由客体到主体的转换,直接融进了莫高窟的主体中

4. 洞窟参观

4.1. 无论是通过“戈壁景观大道”,还是通过“往圣之路”来到莫高窟窟区的游客,都要经过藏经洞陈列室,这部分内容也补充了主题电影中因时间限定而不能充分展开的一部分内容,与游客大厅的内容设计形成呼应,与途中关于文物保护的内容设计形成关联

4.2. 内容陈列

4.2.1. 发现

4.2.2. 价值

4.2.3. 流失

4.2.4. 探秘

4.2.4.1. 设置一部分关于敦煌莫高窟的未解之谜,所有的猜想依据都暗含在洞窟参观的过程中

4.2.5. 参观线路与游览顺序

4.2.5.1. 从北窟区自助游的游客会先参观北窟区,通过藏经洞陈列室入口再进南区洞窟参观

4.2.5.2. 而乘坐大巴的游客,有的会从藏经洞陈列室入口,直接进入洞窟区参观

4.3. “信息驿站”

4.4. 洞窟参观

4.4.1. 无论从哪个入口,在正式进入洞窟前,首先要介绍莫高窟大景区,之后再正式进入洞窟参观

4.4.2. 常规对公众开放的洞窟主要有:16窟,17窟,55裤,61窟等数十个洞窟

4.4.3. 参观顺序

4.4.3.1. 藏经洞陈列室入口

4.4.3.2. 小牌坊入口

4.4.3.3. 九层楼入口

4.4.3.4. 南大佛入口

4.4.3.5. “敦煌莫高窟丝路文化”

4.4.3.5.1. 如果每条游线有三个不同的排列组合,则意味着我们将分别有12条洞窟参观游线,不同的排列与组合容易造成洞窟年代与丝路历史的时间错位,因此,这种排列组合中解说词内容的统一与完整性则显得十分重要

4.4.3.5.2. 最佳方案是把莫高窟放在一个文明发生的整体上来考虑,是一根线,而洞窟参观只是为了佐证这个文明历史的发生过程,洞窟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兴趣点,洞窟与洞窟之间不必要强调逻辑关联,这样无论怎样地排列与组合,所有的内容设计都是互相关联的,因为它们都是串在一根线上的,所以,到莫高窟来参观的游客获得的将会是一个整体的“敦煌莫高窟丝路文化”的大概念,而不必去死记硬背一些历史年表

4.4.4. 非常规对公众开放的洞窟,即我们所说的特窟:如,3窟,45裤,158窟,196窟,285窟等等,这一部分内容将针对特殊需要游客开放

4.4.4.1. 从北窟区自助游入口进入窟区的游客除了可以参观到常规的对公众开放的南区洞窟外,还将会参观到北窟区3处洞窟,分别是:(1) 465窟 ;(2)?;(3)

5. 莫高窟生态与人文步行长廊

5.1. 从莫高窟洞窟区出来后要经过一个步行长廊,大约是500米到800米,长廊两侧不宜设计过多的知识点,而是要把游客从“梦幻敦煌”的状态拉回到现实中,给游客留下回味的时间和空间

5.2. 一是将已经废弃的原资料室(红色的房子)和美术馆的房子利用起来,(T23)改造成关于“敦煌莫高窟丝路文化之旅”的图书馆式的咖啡馆和茶吧,强化莫高窟的“文化圣地”的概念

5.2.1. 将并在此开辟出一个讲解员休息区,充分体现敦煌研究院的人文关怀,形成特有的莫高窟景区文化,另外在休息区里有莫高窟保护史中的一些著名人物介绍,增强讲解员的职业自豪感

5.3. 二是在这个区域增加一部分著名艺术家的当代艺术品陈列,如雕塑、绘画与装置作品等,既与莫高窟洞窟艺术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也强化了今天的时代气息,对于艺术家们而言,能与不朽的莫高窟艺术同在

6. 陈列中心

6.1. 设计目标是要让游客的心灵贴近敦煌莫高窟

6.2. 此时,游客在我们的一步一步地引导下,已经逐步完成了由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换,主体与客体逐渐逐渐地融为了一体

6.3. 主题区

6.3.1. 探索发现区

6.3.1.1. 在结束洞窟参观前,有奖问答,我们在藏经洞陈列室已经设计了一部分关于莫高窟未解之谜的猜想,如果有游客的答案接近专家的学术观点,或独辟蹊径,有理有据,将获得研究院的最佳游客参观奖

6.3.1.2. 游客从洞窟参观出来后,经过小憩,开始了对莫高窟的思考过程,不同成分的游客将会提出一系列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个区域我们设定一个多媒体题库,将我们自己设计的问题与收集来的所有的问题纳入到题库中,供游客获取答案,如同“十万个为什么?”

6.3.1.3. 题库中没有的题目,观众可现场出题,专家现场或在线回答,游客与敦煌研究院的专家零距离互动

6.3.2. 社会教育区

6.3.2.1. 陈列中心同时也要承担部分社会教育功能,不仅面对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而且也要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中心之一

6.3.2.2. 不对外开放的区域

6.3.2.2.1. 一部分针对专业院校,比如文博、美术专业

6.3.2.2.2. 一部分是大众化的普及教育,包括中小学校,厂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6.3.2.3. 内容

6.3.2.3.1. 艺术欣赏

6.3.2.3.2. 文物保护,包括信息保存及数字化利用,科学手段,新技术

6.3.2.3.3. 各种多媒体节目互动等

6.3.3. 敦煌文化多媒体展示区

6.3.3.1. 这一部分内容将是敦煌莫高窟丝路文化的大百科全书,强调知识性,是学术思想的延伸,是针对游客经过前述四个阶段的参观后而设计的,是对游客后续兴趣点的强有力的满足

6.3.3.2. 陈列中心同时也承担了服务部分专业研究人员和特殊游客需要的功能,既可以在此通过数字化资料库的全面展示,深入细致了解与研究莫高窟,也可以快捷地进入信息资料中心查阅资料,同时可满足部分特殊游客继续参观洞窟时预约需要

6.3.3.3. 所以我们设计出第一批多媒体影视节目,并在今后分阶段实施

6.3.3.4. 第一批的多媒体主题节目应该包括

6.3.3.4.1. 飞天

6.3.3.4.2. 音乐与舞蹈

6.3.3.4.3. 壁画中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6.3.3.4.4. 丝绸之路与敦煌

6.3.3.4.5. 莫高窟造窟史

6.3.3.4.6. 壁画中的佛教故事

6.3.3.4.7. 敦煌研究院介绍

6.4. 复制洞窟

6.4.1. 由于在前期展示的过程中,通过球幕电影与洞窟实地参观,游客已经对洞窟有了一个全面或较多的认知,从游客的心理上并不想再回到洞窟中,而我们的内容设计进入到这个阶段也是为了把游客从洞窟中带出来,所以复制洞窟在陈列中心继续展出并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意义,所以,我们建议把复制洞窟作为一个专门的外出展品来使用,既扩展了外出展览的内容,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复制洞窟,增加了复制洞窟的传播区域和扩大了它的受众面。

7. 结束区

7.1. 乘车返回游客中心,可餐饮、购物、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