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法治
1.1. 法律 是社会最高的规则
1.2. 具有凌驾一切的地 位
1.3. 法律:经过特 定的立法程序产生
1.4. 狭义
1.4.1. 依据法律治理事
1.5. 广义
1.5.1. 保障人权的个人实质权利
2. 平衡
2.1. 以法治为 准绳
2.1.1. 按照“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逻辑
2.1.1.1. 发挥市场在配置经济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2.1.1.1.1. 推动市场经济健康运行
3. 比较
3.1. 全面依法治国的最大制度障碍就是党导 法治
3.1.1. 党对社会、市场的干预不受法律控制
3.1.1.1. 严格 执法、公正司法也就无从谈起
3.2. 全面深化改革哪里好
3.2.1. 全面深化改革却能通过从下到上激发社会的活力
3.2.1.1. 舆论监督
3.2.1.2. 群体抗争与苏党的权力
3.2.2. 全面依法治国无法开出司法独立
4. 法治进程
4.1. 邓小平:从人治走向法治
4.1.1. 十六字方针:
4.1.1.1.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1.2. 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 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4.2. 江泽民:加强党对司法的领导
4.2.1. 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4.2.2.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4.3. 胡温:刚性维稳,社会管理
4.3.1. 从打黑到黑打
4.3.2. 仇官现象
4.3.2.1. 陷入塔西佗陷阱
4.4. 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
4.4.1. 法治方针
4.4.1.1.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4.2. 法治基本概念
4.4.2.1.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 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因
5.1. 政治
5.1.1. 国家长久治安
5.1.2. 现代化的必要保障
5.1.3. 推进依法行政
5.2. 经济
5.2.1. 建成小康社会
5.3. 社会
5.3.1. 底线:公正司法
5.3.1.1. 社会和谐
5.3.1.2. 社会公平正义
5.3.1.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 法治现状
6.1. 法治的基础
6.1.1. 适当的领导
6.1.1.1. 人民主体性低, 法治权威难以确定。
6.2. 宪法实施不健全
6.2.1. 有法不依
6.2.1.1. 大规模违法
6.2.1.1.1. 人民不满
6.3. 挑战
6.3.1. 司法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6.3.2. 党统一领导
6.3.2.1. 一把手
6.3.3. 宪法实施的矛盾
6.3.4. 不正确执法倾向
6.3.4.1. 钓鱼执法
6.3.4.2. 选择性执法
6.3.4.3. 粗暴执法
6.4. 举措
6.4.1. 建立统一司法公开平台
6.4.2.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 法庭
6.4.2.1. New Topic
6.4.3. 法制建设成效纳入干部 政绩考核
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7.1. 并非
7.2.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7.3.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
7.4. 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8. 立场
8.1. 实践中因为党权大于法权
8.1.1. 实质是党主法治
8.1.1.1. 党本 身不接受法律的监督
8.1.2. 要实现法治
8.1.2.1. “党要在法律 范围内活动”才是关键
8.1.3. 党的 权力不受监督
8.1.3.1. 绝对腐败
8.1.3.2. 侵犯社会和市场边界
8.1.3.2.1. 强政府,弱市场
8.1.3.2.2. 强国家,弱社会
8.2. 全面深化改革才是根本途径
8.2.1. 从上到下提升中共的执政能力
8.2.2. 释放社会从下到上的活力
9. 法治
9.1. 与人权
9.1.1. 在有法治的国家,人权才能获得保障
9.2. 与宪政
9.2.1. 是民主制度的基础,制衡,保障
9.2.2. 没有法治就没有宪政
9.2.3. 宪政作用
9.2.3.1. 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
9.3. 与民主
9.3.1. 民主是法治的必要前提
9.3.2. 民主制度的内涵包涵落实法治原则。
9.3.3. 法治使民主制度发生实际效力
9.4. 与法制(rule by law)
9.4.1. 称:以法而治
9.4.1.1. 指法律制度+体系
9.4.2. 作用
9.4.2.1. 让人们能寻求公正
9.4.3. 最大区别:行政、立法、司法政府权力是否受到法律的拘 束
9.4.4. 无法治的法制
9.4.4.1. 政府 用法律的形式压制民众。
9.5. 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9.5.1. 依法治国
9.5.1.1. 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
9.5.2. 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