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及其护理

Laten we beginnen. Het is Gratis
of registreren met je e-mailadres
呼吸系统疾病及其护理 Door Mind Map: 呼吸系统疾病及其护理

1. 呼吸道

1.1. 急性呼吸道感染

1.1.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1.1.1. 病因

1.1.1.1.1. 70%-80%由病毒引起,20%-30%由细菌感染引起。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以存在上呼吸道或外界入侵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导致

1.1.1.2. 临床表现

1.1.1.2.1. 普通感冒

1.1.1.2.2. 咽喉炎

1.1.1.3. 治疗

1.1.1.3.1. 病因治疗

1.1.1.4. 护理问题及措施

1.1.1.4.1. 病情观察

1.1.1.4.2. 环境和休息

1.1.1.4.3. 饮食

1.1.1.4.4. 防止交叉感染

1.1.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1.1.2.1. 病因

1.1.2.1.1. 病毒或细菌感染、物理或化学性刺激、过敏等导致气管或支气管的急性炎症,常常在病毒性或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发病,为常见病、多发病。

1.1.2.2. 临床表现

1.1.2.2.1. 咳嗽,咳痰,呼吸音粗

1.1.2.3. 治疗

1.1.2.3.1. 对症治疗

1.1.2.3.2. 抗菌药物治疗

1.1.2.3.3. 控制感染

1.1.2.4. 护理问题及措施

1.1.2.4.1. 清理呼吸道无效

1.1.2.4.2. 气体交换障碍

2. 支气管

2.1. 支气管扩张症

2.1.1. 病因

2.1.1.1. 支气管-肺组织的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引起管腔粘膜的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导致引流不畅而加重感染;支气管阻塞引流不畅会诱发肺部感染.

2.1.2. 临床表现

2.1.2.1. 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咳痰在晨起、傍晚和就寝时最多,每天可达100~400ml。咳痰通畅时患者自感轻松;痰液引流不畅,则感胸闷、全身症状亦明显加重。

2.1.3. 治疗

2.1.3.1. 清除过多分泌物

2.1.3.2. 抗感染

2.1.3.3. 提高免疫力

2.1.3.4. 手术治疗

2.1.4. 护理问题及措施

2.1.4.1. 清除痰液

2.1.4.2. 体位引流

2.1.4.3. 绝对卧床

2.2. 支气管哮喘

2.2.1. 病因

2.2.1.1. 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但症状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

2.2.2. 临床表现

2.2.2.1. 与哮喘相关的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

2.2.3. 治疗

2.2.3.1.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但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复发甚至不再发作。

2.2.4. 护理问题及措施

2.2.4.1. 气体交换受损:与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气道阻塞有关。

2.2.4.1.1. 通常为高坡卧位,并可根据患者的舒适度尽可能摇高床头,但需注意患者的安全,床旁可设床挡,以免患者坠床。氧疗:持续低流量吸氧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98%水平,防止出现脏器功能障碍。药物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主要副作用为咳嗽、肾损害、头晕、低血压和高钾血症等。用药期间要监测血压,避免体位突然改变,若出现不耐受咳嗽应停止用药。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疲乏、液体潴留和低血压等,也应监测血压和心率,当心率低于50次/分时,应暂停给药。

2.2.4.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无效性咳嗽、痰液粘稠、支气管痉挛和疲乏有关

2.2.4.3. 恐惧:与呼吸困难反复发作伴濒死感有关。

2.2.4.3.1. 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2.2.4.4. 知识缺乏:缺乏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的知识。

2.2.4.4.1. 向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2.2.4.5. 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水电解质失衡医

2.3. 慢性支气管炎

2.3.1. 病因

2.3.1.1. 由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2.3.2. 临床表现

2.3.2.1. 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症状表现。具有季节性(寒冷季节)发病或加重的特点。

2.3.3. 治疗

2.3.3.1. 控制感染

2.3.3.2. 对症治疗

2.3.3.3. 药物雾化吸入

2.3.4. 护理问题及措施

2.3.4.1. 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

2.3.4.1.1. 保持呼吸道通畅:湿化痰液、配合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气管内滴入、注射、口服药物)、翻身、叩背、指导有效咳嗽、咳痰、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环境舒适。

2.3.4.2. 体温过高:与慢支并发感染有关。

2.3.4.2.1. 物理降温和配合使用抗生素

2.4.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2.4.1. 病因

2.4.1.1. 吸烟

2.4.1.2. 慢性肺部感染

2.4.1.3. 电离辐射

2.4.1.4. 空气污染

2.4.2. 临床表现

2.4.2.1. 咳嗽,痰中带血,咯血,胸闷,胸痛,气急,声音嘶哑

2.4.3. 治疗

2.4.3.1. 化学治疗

2.4.3.2. 放射治疗

2.4.3.3. 手术治疗

2.4.4. 护理问题及措施

2.4.4.1. 躯体移动障碍:与伤口疼痛、留置引流管有关

2.4.4.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组织损伤(破坏)、代谢增加有关。

2.4.4.3. 疼痛:与手术创伤、留置胸腔引流管有关

2.4.4.3.1.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2.4.4.4.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伤口疼痛、咳痰无力有关。

2.4.4.4.1. 环境

2.4.4.5. 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功能减低有关

2.4.4.5.1. 床头,有利于呼吸。,保持输氧管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必要时吸痰.在病人呼吸困难的急性发作期陪伴病人,使其得到安全感。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如发现呼吸费力,呼吸浇慢,咳嗽无力,吞咽困难时应备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设备,随时准备配合抢救.7,必要时配合所长行气管切开术.8,气管切开术后,应严格消毒切口周围皮肤,及时更换伤口纱布,预防感染,每天消毒气管内套管4次.9,1配合医师定时查血分析。

2.4.4.6. 焦虑或恐惧:与对手术和预后缺乏了解有关

2.4.4.6.1. 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并向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3. 肺

3.1. 肺部感染性疾病

3.1.1. 肺炎链球菌肺炎

3.1.1.1. 病因

3.1.1.1.1. 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

3.1.1.2. 临床表现

3.1.1.2.1. 通常起病急骤,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特征。

3.1.1.3. 治疗

3.1.1.3.1. 使用抗菌药物

3.1.1.4. 护理问题及措施

3.1.1.4.1. -

3.1.2. 葡萄球菌肺炎

3.1.2.1. 病因

3.1.2.1.1. 葡萄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肺炎

3.1.2.2. 临床表现

3.1.2.2.1. 1.急骤发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寒战,高热,咳嗽,脓痰,脓血痰,呼吸困难,发绀等. 2.病情发展迅速,神志改变,谵妄,昏迷甚至休克,这些情况常见于由肺外感染致血行播散者. 3.院内感染出现在手术后监护病房及长期住院患者,起病潜隐,症状被原基础疾病掩盖,故不典型,常被忽视,呼吸道症状较轻,低热,咳少量脓痰,但病情变化快. 4.血源性葡萄球菌肺炎继发于肺外感染的血行播散,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找到原发病灶或其他部位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另外,累及胸膜则发生脓胸. 5.体征 早期局部呼吸音减低,有干湿啰音闻及,并发脓胸则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有气胸则叩诊鼓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3.1.2.3. 治疗

3.1.2.3.1. 抗菌治疗

3.1.2.4. 护理问题及措施

3.1.2.4.1. 清理呼吸道无效

3.1.3. 其他肺炎

3.2. 肺脓肿

3.2.1. 病因

3.2.1.1. 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坏死(化脓、空洞),一开始表现为肺部感染性的炎症,进一步发展为坏死,然后形成脓腔。肺脓肿可以是腐败性的,也可以是非腐败性的。

3.2.2. 临床表现

3.2.2.1. 多表现为高热、咳嗽,脓肿破溃、大量脓臭痰

3.2.3. 治疗

3.2.3.1. 治疗原则为抗炎和引流。 抗生素常用青霉素。疗效较佳所以最为常用。剂量根据病情,一般急性肺脓肿经青霉素治疗均可获痊愈。

3.2.4. 护理问题及措施

3.2.4.1. 清理呼吸道无效

3.2.4.1.1. 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维持合适的室温和湿度。避免诱因,注意保暖、戒烟。饮食护理:对于慢性咳嗽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能的食物,补充足够的水分,一般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密切观察咳痰、咳嗽情况,许细记录痰液的色、量、质,指导病人正确收集痰标本,及时送检。促进有效排痰: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指导病人掌握有效咳嗽的正确方法,适用于神志清醒、一般情况好、能够配合的病人;吸入疗法:分湿化和雾化疗法,适用于痰液黏稠和排痰困难者;胸部叩击: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禁用于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有病理性骨折史、咯血及低血压、肺水肿等病人;体位引流: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有大量痰液而排出不畅时。禁用于呼吸功能不全、有明显呼吸困难和发绀者,近1~2周内曾有大咯血史,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年老体弱而不能耐受者;机械吸痰:适用于无力咳痰,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者。在吸痰前、中、后宜适当提高吸氧农度,避免吸痰引起低氧血症。遵医嘱用抗生素、止咳、祛痰药物,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超声雾化或蒸汽吸入,掌握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3.2.4.2. 气体交换障碍

3.2.4.2.1. 通常为高坡卧位,并可根据患者的舒适度尽可能摇高床头,但需注意患者的安全,床旁可设床挡,以免患者坠床。氧疗:持续低流量吸氧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98%水平,防止出现脏器功能障碍。药物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主要副作用为咳嗽、肾损害、头晕、低血压和高钾血症等。用药期间要监测血压,避免体位突然改变,若出现不耐受咳嗽应停止用药。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疲乏、液体潴留和低血压等,也应监测血压和心率,当心率低于50次/分时,应暂停给药。

3.2.4.3. 导管脱落

3.2.4.3.1. 需胸腔穿刺抽脓时,应备好闭式引流装置,术中观察病人反应,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记录每日引流量。

3.3. 肺结核

3.3.1. 病因

3.3.1.1. 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3.3.2. 临床表现

3.3.2.1. 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3.3.3. 治疗

3.3.3.1. 药物治疗

3.3.3.2. 手术治疗

3.3.4. 护理问题及措施

3.3.4.1. 疲乏(活动无耐力):与结核杆菌引起的毒血症、机体消耗增加等因素有关;       营养失调,与结核感染机体消耗增加有关       知识缺乏:与认知水平的限制,或因各种原因未能获得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医护人员指导等有关;       有窒息的危险:与大咯血造成气道阻塞有关。

3.3.4.2. 焦虑或恐惧:与对手术和预后缺乏了解有关

3.3.4.2.1. 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并向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3.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4.1. 病因

3.4.1.1. 1.吸烟:据临床发现,吸烟时间越长,吸烟数量越多,患病几率就越高。 2.环境因素:包括有空气污染及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污染。前者主要是说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损伤气道黏膜,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后者是指长期接触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等物质,其发病与吸烟类似。 3.感染因素:包括有细菌、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同慢性支气管炎类似。 4.自身因素:个体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均可致病。

3.4.2. 临床表现

3.4.2.1. 主要症状表现有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晚期还可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肌肉无力或萎缩等。

3.4.3. 治疗

3.4.3.1. 1.一般疗法:戒烟,远离各种污染的环境。注意休息,长期家庭氧疗,一般是经鼻导管吸入氧气。适当活动,但不可剧烈运动。 2.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其症状表现,予以相应药物治疗,达到缓解的目的。常选用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茶碱类药扩张支气管,并配合祛痰药,还可建议患者长期规律地吸入糖皮质激素。

3.4.4. 护理问题及措施

3.4.4.1. 气体交换受损:与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气道阻塞有关。

3.4.4.1.1. 通常为高坡卧位,并可根据患者的舒适度尽可能摇高床头,但需注意患者的安全,床旁可设床挡,以免患者坠床。氧疗:持续低流量吸氧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98%水平,防止出现脏器功能障碍。药物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主要副作用为咳嗽、肾损害、头晕、低血压和高钾血症等。用药期间要监测血压,避免体位突然改变,若出现不耐受咳嗽应停止用药。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疲乏、液体潴留和低血压等,也应监测血压和心率,当心率低于50次/分时,应暂停给药。

3.4.4.2. 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

3.4.4.2.1. 保持呼吸道通畅:湿化痰液、配合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气管内滴入、注射、口服药物)、翻身、叩背、指导有效咳嗽、咳痰、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环境舒适。

3.4.4.3. 疼痛:与手术创伤、留置胸腔引流管有关

3.4.4.3.1.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4. 心

4.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1.1. 病因

4.1.1.1. 指慢性肺胸疾病或肺血管慢性病变,逐渐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4.1.2. 临床表现

4.1.2.1. 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发绀

4.1.3. 治疗

4.1.3.1. 提高机体免疫力

4.1.3.2. 改善呼吸功能

4.1.3.3. 改善心功能

4.1.4. 护理问题及措施

4.1.4.1. 清理呼吸道无效或低效:与无效咳嗽、痰液粘稠有关。

4.1.4.1.1. 保持呼吸道通畅:湿化痰液、配合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气管内滴入、注射、口服药物)、翻身、叩背、指导有效咳嗽、咳痰、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环境舒适。

4.1.4.2. 气体交换受损:与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气道阻塞有关。

4.1.4.2.1. 通常为高坡卧位,并可根据患者的舒适度尽可能摇高床头,但需注意患者的安全,床旁可设床挡,以免患者坠床。氧疗:持续低流量吸氧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98%水平,防止出现脏器功能障碍。药物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主要副作用为咳嗽、肾损害、头晕、低血压和高钾血症等。用药期间要监测血压,避免体位突然改变,若出现不耐受咳嗽应停止用药。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疲乏、液体潴留和低血压等,也应监测血压和心率,当心率低于50次/分时,应暂停给药。

4.1.4.3. 活动无耐力:与心、肺功能减退有关

5. 血液

5.1. 肺血栓栓塞症

5.1.1. 病因

5.1.1.1. 部分或全部堵塞某些血管,引起肺部缺血、缺氧、坏死(动脉血栓)及淤血、水肿(静脉血栓)

5.1.2. 临床表现

5.1.2.1. 1、呼吸困难; 2、胸痛;3、晕厥; 4、烦躁 5、咯血; 6、咳嗽;心悸 临床上有时出现所谓的“三联征”,即同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

5.1.3. 治疗

5.1.3.1. 急救措施

5.1.3.1.1. l. 一般处理:宜进行重症监护,卧床1-2 周,剧烈胸 痛者给止痛剂、镇静剂。   2. 纠正急性右心衰竭(多巴胺等)   3. 防治休克。   4. 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吸氧或无创面罩通气,必要 时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5.1.3.2. 溶栓治疗

5.1.4. 护理问题及措施

5.1.4.1. 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功能减低有关

5.1.4.1.1. 床头,有利于呼吸。,保持输氧管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必要时吸痰.在病人呼吸困难的急性发作期陪伴病人,使其得到安全感。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如发现呼吸费力,呼吸浇慢,咳嗽无力,吞咽困难时应备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设备,随时准备配合抢救.7,必要时配合所长行气管切开术.8,气管切开术后,应严格消毒切口周围皮肤,及时更换伤口纱布,预防感染,每天消毒气管内套管4次.9,1配合医师定时查血分析。

5.1.4.2. 疼痛:与手术创伤、留置胸腔引流管有关

5.1.4.2.1.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5.1.4.3. 休克

5.1.4.3.1. (一)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1.专人护理休克病人,病情严重者应置于重危病室,并设专人护理。   2.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1~2条静脉输液通道。   3.合理补液:先输入晶体液,后输胶体液,   4.记录出入量,输液时,尤其在抢救过程中,应有专人准确记录。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二)改善组织灌注   1.休克体位:将病人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2.使用抗休克裤,使血液回流入心脏,组织灌流。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可提升血压,改善微循环 .使用时注意监测血压,调整输液速度。   (三)增强心肌功能   心功能不全者,遵医嘱给予增强心肌功能的药物,并注意观察心率变化及药物的副作用。

5.1.4.4. 有损伤和感染的危险

5.1.4.4.1. 对烦躁不安者,应妥善保护,防止坠床。做好皮肤护理,经常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粘膜感染和溃疡。各种诊疗用品严格消毒,各项诊疗操作遵守无菌规程。遵医嘱准时正确地给予抗生素,防止二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