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哲學
1.1. 內涵
1.1.1. 對教育問題的思考
1.1.1.1. 最想教給學生的是什麼?
1.1.1.2. 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一套教育?
1.1.2. 當代教育
1.1.2.1. 自主學習
1.1.2.2. 翻轉教育(親子天下、BJT online)
1.2. 意義
1.2.1. 對象
1.2.2. 態度
1.2.3. 方法
1.2.4. 目標
1.2.5. 功能
1.3. 聯繫
1.3.1. 發展心理學
1.3.2. 以孩子為中心
1.3.2.1. 盧梭《愛彌兒》
1.3.2.2. 主動探索
1.4. 研究對象
1.4.1. 教育本質
1.4.2. 教育目的
1.4.3. 學習歷程
1.4.4. 知識架構
1.4.5. 人類課題
1.4.6. 權威問題
1.4.7. 教育方針
2. 教育心理
2.1. 知識含意
2.1.1. 陳述性
2.1.1.1. 語意意義
2.1.1.2. 行其所宜
2.1.1.2.1. ex:給魚
2.1.1.3. 情節記憶
2.1.2. 程序性
2.1.2.1. 知其所行
2.1.2.1.1. ex:給釣竿
2.1.2.2. 肢體記憶
2.1.3. 條件性
2.1.3.1. 經驗累積
2.1.3.2. 條件運用
2.2. 學習動機
2.2.1. 學生分類
2.2.1.1. 普遍型
2.2.1.2. 偏重型
2.2.2. 動機分類
2.2.2.1. 外在
2.2.2.1.1. 物質需求
2.2.2.2. 內在
2.2.2.2.1. 生理需求
3. 教育社會學
3.1. 理論
3.1.1. 和諧理論(結構功能)
3.1.1.1. 階層判定
3.1.1.1.1. 社會重要性
3.1.1.1.2. 才能與訓練
3.1.1.2. 主要特徵
3.1.1.2.1. 結構與功能
3.1.1.2.2. 整合
3.1.1.2.3. 穩定
3.1.1.2.4. 共識
3.1.2. 衝突理論
3.1.2.1. 階層判定
3.1.2.1.1. 權力利益分配結果
3.1.2.1.2. 不平等社經背景
3.1.2.1.3. 文化資本缺乏或霸權
3.1.2.1.4. 相對剝奪
3.1.2.2. 主要特徵
3.1.2.2.1. 對立與衝突
3.1.2.2.2. 變遷
3.1.2.2.3. 強制
3.1.3. 解釋理論
3.2. 教育機會均等
3.2.1. 立法精神
3.2.1.1. 《教育基本法》
3.2.2. 教育制度
3.2.2.1. 延長教育年限
3.2.2.2. 公平客觀考試制度
3.2.2.3. 學制單軌化
3.2.3. 教育措施
3.2.3.1. 性向測驗
3.2.3.2. 特殊教育零拒絕
3.2.3.3. 兩性平權、多元文化
3.2.3.4. 能力分班
3.2.3.5. 教育經費分配均衡
4. 教育經濟學
4.1. 研究主題
4.1.1. 教育成本
4.1.2. 教育效益
4.1.3. 教育評價
4.1.4. 教育產業
4.2. 政策擬定
4.2.1. 裁併偏鄉小校
4.2.2. 人才培育計畫
4.2.3. 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方案
5. 教育行政
5.1. 組織目標
5.1.1. 計畫
5.1.2. 評鑑
5.1.3. 合作
5.1.4. 溝通
5.2. 工作內容
5.2.1. 教務
5.2.2. 學務
5.2.3. 人事
5.2.4. 總務
5.2.5. 社會教育
5.2.6. 公共關係
5.3. 相關議題
5.3.1. 清大與竹教大合併
5.3.2. 先教檢後實習
5.4. 管理理論
5.4.1. 科學管理
5.4.1.1. 效率
5.4.1.2. 分工
5.4.1.3. 標準化
5.4.2. 人際關係
5.4.2.1. 團體動力
5.4.2.2. 霍桑理論心裡及社會
5.4.3. 行為科學
5.4.4. 現代理論
5.4.4.1. 權變
5.4.4.2. 蝴蝶效應
5.5. 學校管理
5.5.1. PDCA
5.5.1.1. 計畫→執行→檢核→行動
5.5.2. 學習型組織
5.5.2.1. 共同願景
5.5.2.2. 團隊學習
5.5.2.3. 改變心智模式
5.5.2.4. 自我超越
5.5.2.5. 系統思考
5.5.3. 轉型領導
5.5.3.1. 意涵
5.5.3.1.1. 願景
5.5.3.1.2. 魅力
5.5.3.1.3. 激勵鼓舞
5.5.3.1.4. 智識啟發
5.5.3.1.5. 個別關懷
5.5.3.2. 理論
5.5.3.2.1. 特質
5.5.3.2.2. 魅力領導
5.5.3.2.3. 社會權力
5.5.3.2.4. 需求層次
5.5.3.2.5. 願景領導
5.5.3.2.6. 道德領導
5.5.4. 行政倫理
5.5.4.1. 公務員個人品德
5.5.4.2. 職業道德
5.5.4.3. 組織倫理
5.5.4.4. 公共政策倫理
6. 辯論議題
6.1. 順序
6.1.1. 主辯
6.1.1.1. 條列式敘述
6.1.1.2. 傳達清晰清楚
6.1.2. 二辯
6.1.2.1. 思緒清晰
6.1.2.2. 反應迅速
6.1.2.3. 動之以情,說之以理
6.1.3. 三辯
6.1.3.1. 整合論點
6.1.3.2. 總結心得
6.2. 收穫
6.2.1. 團隊合作
6.2.1.1. 邏輯思維
6.2.1.2. 換位思考
6.2.1.3. 同理包容
6.2.1.4. 角色分配
6.2.2. 大腦思緒
6.2.2.1. 資訊整合
6.2.2.2. 情理交織
6.2.2.3. 統合意見
6.2.2.4. 辯論技巧
6.2.3. 表達能力
6.2.3.1. 臺風
6.2.3.2. 條理清晰
6.2.4. 妥善運用證據資料
6.2.4.1. 資料運用
6.2.4.1.1. 專家學者研究結論
6.2.4.1.2. 數據資料
6.2.4.2. 資料反駁
6.2.4.2.1. 指證資料謬誤
6.2.4.2.2. 提出相抗的證據資料
7. 教育內容
7.1. 課程結構
7.1.1. 實有課程
7.1.1.1. 顯著課程
7.1.1.1.1. 正式課程
7.1.1.1.2. 非正式課程
7.1.1.2. 潛在課程
7.1.2. 空無課程
7.2. 課程要素
7.2.1. 目標→內容→方法→評量
7.3. 台灣目前課程改革
7.3.1. 學校本位
7.3.1.1. 學校為課程核心
7.3.1.2. 教師主動參與
7.3.1.3. 融合多元文化
7.3.2. 統整課程
7.3.2.1. 經驗
7.3.2.2. 社會
7.3.2.3. 知識
7.3.3. 九年一貫
7.4.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7.4.1. 認知
7.4.2. 語文
7.4.3. 情緒
7.4.4. 社會
7.4.5. 美感
7.4.6. 身體動作與健康
8. 教育制度
8.1. 意義
8.1.1. 直接相關
8.1.1.1. 學校教育
8.1.1.1.1. 公立
8.1.1.1.2. 私立
8.1.1.2. 非學校教育
8.1.1.2.1. 補習班
8.1.1.2.2. 才藝班
8.1.2. 間接相關
8.1.2.1. 教育行政
8.1.2.2. 教育財政
8.2. 目的
8.2.1. 幫助所有學習者
8.2.1.1. 時間
8.2.1.2. 空間
8.2.1.3. 經濟
8.2.1.4. 因應個人需求
8.2.1.5. 不同教育型態
8.2.2. 增強生活能力
8.2.2.1. 中立
8.2.2.2. 排除不當支配
8.2.2.3. 依據科學研究成果
8.2.3. 保障終身學習
8.2.3.1. 轉銜
8.2.3.2. 統整相關機制
8.3. 影響因素
8.3.1. 教育理念
8.3.2. 社會因素
8.3.3. 自然因素
8.4. 特點
8.4.1. 客觀性
8.4.2. 規範性
8.4.3. 歷史性
8.4.4. 強制性
8.5. 體系類型
8.5.1. 雙軌型
8.5.1.1. 系統間沒有相互關聯
8.5.1.2. 學校為階級再製及固型功能
8.5.1.2.1. ex:英國
8.5.2. 分歧型
8.5.2.1. 在下層基礎學校階段統整
8.5.2.1.1. ex:19-20世紀學校統一運動
8.5.2.2. 民主主義教育機會均等
8.5.2.2.1. ex:法、德
8.5.3. 單線型
8.5.3.1. 徹底實施教育機會均等
8.5.3.2. 以成長過程劃分階段
8.5.3.2.1. ex:美國
8.6. 重要改革
8.6.1. 終身教育體系
8.6.2. 延長義務教育
8.6.3. 學制彈性化
8.7. 議題
8.7.1. 實驗三法
8.7.2. 大學自由化
8.7.3. 課程自由統整化
8.7.4. 性別平等教育法
8.8. 幼教制度
8.8.1. 幼托整合
8.8.2. 幼稚教育法
8.8.2.1. 美國No child left behind
9. 教師的職責與養成
9.1. 職責
9.1.1. 傳道授業
9.1.2. 專業發展
9.1.3. 品格陶冶
9.1.4. 嚴守職分
9.2. 教師培育
9.2.1. 扎實行為導向→反省實務導向→專業知識發展
9.3. 教育現況
9.3.1. 少子化
9.3.1.1. 直升機父母
9.3.2. 大眾教育
9.3.2.1. 廣設學校
9.3.3. 異質化
9.3.3.1. 新住民
9.4. 教師執導護
10. 教學與評量
10.1. 教學模式
10.1.1. 學習理論→教學理論→教學模式
10.2. 基本教學模式
10.2.1. 擬定目標→分析起點行為→實施教學活動→進行教學評量
10.3. 教學典範轉移
10.3.1. 行為模式
10.3.1.1. 學習量化表示
10.3.1.2. 能力更多
10.3.2. 發展模式
10.3.2.1. 個人理論與解釋
10.3.2.2. 調整認知結構
10.3.3. 學徒模式
10.3.3.1. 知識由文化定位
10.3.3.2. 學習透過實務運用
10.4. 評量模式
10.4.1. 形成性評量
10.4.2. 總結性評量
10.4.3. 標準參照評量
10.4.4. 常模參照評量
10.4.5. 最佳表現評量
10.4.6. 典型表現評量
10.5. 評量革新
10.5.1. 真實性評量
10.5.2. 實作評量
10.5.3. 動態評量
10.5.3.1. 人員主動
10.5.3.2. 程序可變
10.5.3.3. 評量內容的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