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Started. It's Free
or sign up with your email address
微观经济课 by Mind Map: 微观经济课

1. 第一讲

1.1. 微观经济学要研究什么

1.1.1. 市场机制

1.1.2. 居民户的消费行为:需求的决定

1.1.3. 居民户的供给要素行为

1.1.4. 生产规律

1.1.5. 厂商的供给决策

1.1.6. 厂商的要素需求决策

1.1.7. 各个市场的相互关系

1.1.8. 市场是否有效率?

1.1.9. 经济学研究问题的角度

1.1.9.1. 实证经济学

1.1.9.2. 规范经济学

1.2. 混合经济

1.2.1. 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的结合

1.2.2. 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的结合

1.3. 稀缺性

1.3.1. 生产可性边界

1.3.1.1. 负斜率

1.3.1.2. 凹向原点

1.3.1.3. 边际转换率

1.3.2. 机会成本

1.3.2.1. 生产成本

1.4. 基本的经济问题

1.4.1. 生产什么?

1.4.2. 各生产多少?

1.4.3. 如何生产

1.4.4. 为谁生产

1.4.5. 为了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社会如何做出选择?

1.4.5.1. 自给自足

1.4.5.2. 分工合作

1.5.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1.5.1. 机会成本

1.6. 市场经济

1.6.1. 分权决策

1.6.2. 利益驱使:“熙熙攘攘”

1.6.3. 价格引导

1.6.4. 互利交换

1.7. 计划经济

1.7.1. 中央计划机构作出集中决策

1.7.2. 往往和公有制或国有制相联系

1.7.3. 可以有市场,也可以不利用市场

1.7.4. 利益机制:名义上的公共利益

2. 第二讲

2.1. 需求

2.1.1. 销售

2.1.2. 个人需求

2.1.3. 厂商需求

2.1.4. 市场需求

2.1.5. 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

2.1.5.1. 价格(自身)

2.1.5.2. 相关商品的价格

2.1.5.2.1. 替代品

2.1.5.2.2. 互补品

2.1.5.3. 收入

2.1.5.3.1. 正常商品

2.1.5.3.2. 低劣商品

2.1.5.4. 偏好

2.1.5.5. 预期

2.1.5.6. 其他因素

2.1.5.6.1. 广告

2.1.5.6.2. 营销

2.1.6. 分析需求

2.1.6.1. 需求表

2.1.6.2. 需求曲线

2.1.6.3. 需求方程

2.1.6.4. 需求量的变化

2.1.6.5. 需求的变化

2.2. 供给

2.2.1. 厂商供给

2.2.2. 市场供给

2.2.3. 影响供给的因素

2.2.3.1. 自身价格

2.2.3.2. 投入生产要素价格(成本)

2.2.3.3. 相关商品价格

2.2.3.4. 技术(生产效率)

2.2.3.5. 预期

2.2.4. 分析供给

2.2.4.1. 供给表

2.2.4.2. 供给曲线

2.2.4.3. 供给方程

2.2.4.4. 供给量的变化

2.2.4.5. 供给的变化

2.3. 市场均衡

2.4. 微观经济政策的市场影响

3. 第三讲

3.1. 需求的价格弹性

3.1.1. 弹性因素

3.1.1.1. 需要程度

3.1.1.2. 有无替代

3.1.1.2.1. 替代品的可得性

3.1.1.2.2. 相似性

3.1.1.3. 该商品在消费开支中的比例

3.1.1.4. 时间的长短

3.1.2. 怎样计算弹性

3.1.2.1. 弧弹性

3.1.2.2. 点弹性

3.2. 需求的收入弹性

3.3. 供给的价格弹性

3.4. 弹性理论的应用

3.5. 对市场结果的影响

3.5.1. 影响供给

3.5.2. 供给减少

3.5.3. 价格上升,数量减少

4. 第四讲

4.1. 消费者的行为

4.1.1. 考虑既定的约束(收入与价格)

4.1.2. 寻求最大满足

4.2. 一个解决约束条件下最优化问题的典型方法

4.2.1. 面临的约束

4.2.2. 要达到的目标

4.3. 效用

4.3.1. 边际效用

4.3.2. 总效用

4.4. 边际效用递减

4.5. 基数效用论

4.6. 序数效用论

4.7. 边际替代率

4.7.1. 负值,但是用绝对值

4.7.2. 意愿的交换比率

4.7.3.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4.7.4. 可以用边际效用之比来计算

4.8. 预算方程与预算线

4.9. 为什么存在着需求规律?

4.9.1. 替代效应

4.9.2. 收入效应

4.10.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应用

4.10.1. 无差异曲线

4.10.2. 预算约束

5. 第五讲

5.1. 生产

5.1.1. 生产函数

5.1.2. 短期

5.1.2.1.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5.1.3. 长期

5.1.3.1. 规模报酬

5.1.3.1.1. 规模报酬不变 (CRS)

5.1.3.1.2. 规模报酬递增(IRS)

5.1.3.1.3. 规模报酬递减 (DRS)

5.2. 规模经济的原因

5.2.1. 专业化

5.2.2. 设备的不可分 性

5.2.3. 节约管理费用

5.2.4. 范围经济

5.3. 成本理论

5.3.1. 机会成本

5.3.2. 显性成本

5.3.3. 隐性成本

5.3.4. 会计成本

5.3.5. 沉没成本

5.3.5.1. 杜邦的威胁策略

5.3.5.1.1. 杜邦公司扩大规模 之前

5.3.5.1.2. 潜在的竞争对手

5.4. 利润观

5.4.1. 会计利润

5.4.2. 经济利润

5.5. 决策方式

5.6. 短期成本

5.7. 长期成本

6. 第六讲

6.1. 竞争市场

6.1.1. 有非常多的买家和卖家

6.1.2. 同质产品(标准化)

6.1.3. 自由进出市场(没有市场进出门槛)

6.1.4. 所有市场信息都是完整的

6.1.5. 竞争厂商

6.1.6. 竞争市场均衡的效率

6.1.6.1. 消费者和厂商都达到均衡

6.1.6.2. 消费者和厂商都达到最优

6.2. 边际收益

6.3. 利润最大化的供给决策

6.3.1. 利润最大化条件

6.3.1.1. 对所有市场

6.3.1.1.1. MR = MC

6.3.1.2. 对竞争市场

6.3.1.2.1. P = MC

6.3.1.3. 在竞争市场中

6.3.1.3.1. P = MR

6.4. 短期厂商供给决策

6.5. 供给决策和供给曲线

6.5.1. 边际成本曲线

6.5.1.1. 边际成本

6.5.1.2. 产量的组合

6.5.2. 供给曲线

6.5.2.1. 价格

6.5.2.2. 产量的组合

6.5.3. 利润最大化

6.5.3.1. P = MC

7. 第七讲

7.1. 垄断的成因

7.1.1. 自然垄断

7.1.1.1. 规模经济要求

7.1.1.1.1. 企业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降低成本

7.1.1.2. 市场容量限制

7.1.1.2.1. 需求有限,只能容纳少数企业

7.1.2. 边际收益

7.1.3. 垄断公司的TR,AR,MR

7.2. 市场力量的测度

7.2.1. 垄断条件下

7.2.1.1. P>MR=MC

7.2.2. 竞争条件下

7.2.2.1. P=MC=MR

7.3. 寡头

7.3.1. 特征

7.3.1.1. 公司数量: 很少的几个,因此

7.3.1.1.1. 必须考虑对手对自己价格和产量决策的反应,考虑 对手的生产决策

7.3.1.1.2. 寡头之间相互影响

7.3.1.1.3. 存在着策略行为

7.3.1.2. 产品

7.3.1.3. 市场进入

7.3.1.3.1. 很难进入,存在大量的障碍

7.3.2. 卡特尔

7.3.2.1. 纵向

7.3.2.2. 横向

7.3.2.3. 可能是公开的,也可能是暗中的 –往往采取价格领袖制

7.3.2.4. OPEC

7.3.2.4.1. CAAC 价格管制

7.3.3. 寡头之间的竞争

7.3.3.1. 特点

7.3.3.1.1. 如何决策

7.3.3.1.2. 竞争的均衡

7.3.3.1.3. 市场效率

7.3.3.2. 双头寡头之间的竞争

7.3.3.2.1. 古诺均衡

7.4. 纳什均衡

7.4.1. 博弈

7.5. 价格歧视

7.5.1. 价格歧视的种类

7.5.1.1. 三级价格歧视

7.5.1.2. 批发价格 (二级价格歧视)

7.5.1.3. 一级价格歧视

7.6. 垄断厂商的利润

7.7. 不完全竞争的结果

7.7.1. 价格飞涨

7.7.2. 产量减少

7.8. 达到效率的条件

7.8.1. 条件:P = MC

7.8.2. 而垄断条件下,MR=MC,其中MR<P

7.9. 政府干预

7.9.1. 反垄断

8. 第八讲

8.1. 要素市场理论

8.1.1. 居民户:消费者和要素所有者

8.1.1.1. 产 品 定 价 与 数 量

8.1.1.1.1. 产品市场

8.1.1.2. 厂商:生产者和要素需求者

8.1.2. 要素需求的性质

8.1.2.1. 生产要素

8.1.2.1.1. 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投入品

8.1.2.1.2. 如土地

8.1.2.1.3. 劳动

8.1.2.1.4. 资 本

8.1.2.1.5. 企业家才能

8.1.2.2. 派生需求

8.1.3. 使用要素获得的收益

8.1.3.1. 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值

8.1.3.1.1. 收益概念

8.2. 边际收益产品

8.3. 边际产品值

8.3.1. 边际产品的市场价值

8.4. 完全竞争条件下

8.4.1. P=MR

8.4.1.1. MRP=VMP

8.5. 不完全竞争时

8.5.1. P>MR

8.5.1.1. MRP < VMP

8.6. 收益和成本的概念

8.6.1. 收益测度方面

8.6.1.1. 来自投入和来自产出(销售)

8.6.2. 增加投入

8.6.2.1. (边际)产品

8.6.2.1.1. (边际)收益

8.6.3. 成本测度方面

8.6.3.1. 来自投入和来自产出

8.7. 收入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8.7.1. 要素市场均衡的货币值条件

8.7.1.1. VMP = W

8.7.2. 要素市场均衡的实际值条件

8.7.2.1. VMP/P=W/P MP=W/P

8.8. 劳动供给

8.8.1. 劳动供给曲线

8.8.1.1. 替代效应

8.8.1.1.1. 工资上升

8.8.1.2. 收入效应

8.8.1.2.1. 工资上升

8.8.1.3. 综合

8.8.1.3.1.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用孰大孰小

8.9. 劳动供给曲线的移动

8.9.1. 影响市场劳动供给的其他因素

8.9.1.1. 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偏好的改变

8.9.1.1.1. 美国家庭主妇与中国发达地区的家庭主妇

8.9.1.1.2. 中国的新生代劳动供给者偏好改变

8.9.1.2. 其他机会的变化

8.9.1.3. 移民

8.9.1.4. 人口增加

9. 第九讲

9.1. 消费者剩余的特点

9.1.1. 用来衡量消费者福利

9.1.2. 是主观心理感受

9.1.3. 需求曲线可以用来表示消费者福利

9.1.4. 价格越低,消费者福利越大

9.2. 消费者剩余=

9.2.1.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 实际支付的价格

9.3. 生产者剩余的事实

9.3.1. 用来衡量生产者福利

9.3.2. 是客观存在

9.3.3. 可用供给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来计算生产者剩余

9.3.4. 价格越高或成本越低,生产者者福利越大

9.3.5. 类似于利润

9.4. 生产者剩余=

9.4.1. 实际收到的价格 – 生产的机会成本

9.5. 生产者剩余与利润的异同

9.5.1. 生产者剩余 =

9.5.1.1. 价格 - 机会成本

9.5.2. 利润 =

9.5.2.1. 价格 - 全部的成本

9.5.3. 机会成本 ≤ 全部的成本

9.5.4. 在短期

9.5.4.1. 作为机会成本的边际成本没有反应全部 的成本,因此PS>利润。

9.5.5. 在长期

9.5.5.1. 机会成本反应全部的成本,因此PS=利润

9.6.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与效率

9.6.1. 效率(定义之一)

9.6.1.1. 出价最高的人获得商品进行消费

9.6.1.2. 以最低的成本生产

9.6.1.3. 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用途中去

9.6.1.4. (边际)社会收益

9.6.1.5. (边际)社会成本

9.6.2. 总剩余 =

9.6.2.1.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9.6.2.2. =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 生产时耗费的机会成本

9.7. 市场机制是可以实现最大的总剩余的

9.7.1. 出价最高的人获得商品进行消费

9.7.2. 以最低的成本生产

9.7.3. 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用途中去

9.8. 帕累托效率

9.9. 市场失灵

9.9.1. 市场失灵原因

9.9.1.1. 垄断

9.9.1.2. 外部性

9.9.1.3. 公共品

9.9.1.4. 信息不对称

9.9.2. 广义的市场失灵

9.9.2.1. 前述市场失灵—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

9.9.2.2. 市场经济不稳定

9.9.2.3. 收入分配两级分化

9.10. 外部性

9.10.1. (边际)社会成本=

9.10.1.1. (边际)私人成本+(边际)外部成本

9.10.2. 边际)社会收益=

9.10.2.1. (边际)私人收益+(边际)外部收益

9.10.3. 纠正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9.10.3.1. 管制

9.10.3.2. 庇古税

9.10.3.3. 可以交易的排污许可

9.11. 公共品

9.11.1. 公地悲剧

9.12. 信息不对称

10. 第十讲

10.1.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

10.1.1. 理性

10.1.2.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缺陷

10.1.2.1. 演绎推理缺陷:“事情与你想象的不一样”

10.1.2.1.1. 不存在强的简单因果关系,系统随时会受外力冲击

10.1.2.1.2. 时间与空间相互联系,事物始终在变化

10.1.2.1.3. 人们的智力不足以进行严谨的演绎推理

10.2. 行为经济学

10.2.1. 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10.2.1.1. 人非圣贤,都会犯低级错误(有时候如情绪失控)

10.2.1.2. 犯错误少的人更易成功

10.2.1.3. 不犯错的人简直是超人

10.2.2. 假设人们是home sapiens

10.2.3. 禀赋效应

10.2.4. 厌恶损失

10.2.4.1. 非常在意规避损失

10.2.5. 锚定效应

10.2.6. 经验法则

10.2.7. 小数规则

10.2.8. 重要意义

10.2.8.1. 如何发布消息

10.2.8.1.1. 如果有几个好的消息要发布,应该分开发布

10.2.8.1.2. 如果有几个坏消息要公布,应该一起发布

10.2.8.1.3. 如果有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坏消息,应该一起告诉别人

10.2.8.1.4. 如果有一个大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好消息,应该分别公布这两个消息

10.2.8.2. 长工资、称东西、定价的艺术(美国超市的.99现象)

10.2.8.3. 要刺激消费,是减税还是退税

10.2.8.4. 效率工资

10.2.8.5. 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弱点,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

10.3. 微观经济学的未来方向展望

10.3.1. 复杂性科学是否会成为潮流尚无定论

10.3.2.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越来越被重视

10.3.3. 新古典理论不会消失,是一个有用的参照系

10.3.4.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与其他理论相互补充

10.3.5. 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假设如理性和最大化行为仍然有用,但需要观察而不是假设

10.4. 微观经济学与现实